近年來,涇縣深入實施鄉村人才振興工程,通過在“引”“育”“留”上做文章,不斷做強“人才鏈”,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人力支撐和智力保障。
海納百川,在“引”字上出實招,做大人才總量。廣泛征集信息,拓寬引才路徑。堅持把在外鄉賢作為重要資源,常態化開展涇縣籍在外優秀人才信息征集工作,建立涇縣籍在外優秀人才資源名錄庫903人,并實施動態管理。用好多元平臺,加大引才力度。依托駐外流動黨組織、駐外人才工作站、商會、招商引資點、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平臺開展座談、懇談、推介會、實習實訓等活動,鼓勵在外優秀人才通過助學助教、創新創業、捐資捐物等方式,吸引各類人才向鄉村匯聚。2023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共吸引143 支高校團隊、3686 名大學生來涇開展“鄉村美化師”墻繪、支教助學、助農電商直播等活動,為鄉村振興引才注入新活力。突出基層導向,擴大引才范圍。積極推動行政和事業單位編制資源向基層傾斜,鼓勵高校畢業生通過三支一扶、農村特崗教師、大學生村官等方式向基層一線流動,促進技術回鄉、智力回哺。近三年共為鄉鎮招錄公務員113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220余名,壯大了鄉村干部人才隊伍。
伯樂相馬,在“育”字上下實功,做實人才增量。開展導師幫帶活動。大力實施“青藍工程”,采取“1+1”或“2+1”等方式,將村“兩委”成員與年輕后備干部結成青藍隊,通過傳幫帶幫助年輕后備干部盡快熟悉村情村務、提高群眾工作能力。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圍繞香菇、瓜蔞、香榧、茶葉、宣紙、宣筆、木梳、油布傘等特色產業發展需求,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理論與實操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各類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全面提升農村實用人才技能水平。去年以來,由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蠶桑研究所牽頭,組建成立的“涇縣省級蠶桑、蜜蜂產業科技特派團”多次赴桃花潭鎮新民村等地開展蠶桑技術指導和政策咨詢服務,助力涇縣蠶桑、蜜蜂產業提檔升級。開展素質提升行動。實施村干部學歷教育五年提升計劃,積極動員鼓勵村干部參加學歷提升活動,堅持把新思想、新知識帶到鄉村建設中,著力培養一支懂服務、會經營、善管理的農村專業人才隊伍,為鄉村振興“賦能添力”。
群賢畢至,在“留”字上見實效,做優人才變量。政策上有傾斜。在公務員考試錄用和事業單位人員招考中劃出一定數量的編制用于定向招錄表現優秀的村(社區)“兩委”干部、服務基層項目人員,提振基層一線干部的工作信心。2023年,涇縣從村(社區)“兩委”干部中擇優招聘鄉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4名。工作中有關懷。建立常態化談心談話機制,結合走訪慰問、調研考察等方式,定期不定期與基層干部開展座談交流、談心談話,及時跟進了解基層一線干部的思想狀況、工作情況和生活狀態,對生活上有困難的及時給予幫助,讓基層干部時刻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和溫暖。待遇上有保障。設立專項資金強化人才獎補經費保障,并及時落實各項配套獎補政策,2023年共為152名鄉村產業人才發放獎補資金190余萬元。同時設立“三進三回”鄉村人才促進行動專項經費,切實讓優秀人才來得順心、干得舒心、留得放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